一、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關注「貓咪領養」?

近幾年台灣的貓咪飼養人口持續上升,不論是英短、布偶、曼赤肯還是米克斯,都深受喜愛。
但隨著飼主教育提升,「領養代替購買」已成主流觀念。許多人開始思考:我真的需要一隻品種貓嗎?還是給一隻被棄養的貓一個家更好?

💬 小提醒:不論來源,最重要的是「負責任的飼養」。


二、領養與購買的最大差異在哪裡?

面向領養貓咪購買品種貓
來源收容所、民間認養會、救援組織登記合法貓舍、繁殖者
成本通常僅需醫療與晶片費依品種不同,價格約 NT$15,000–80,000
健康風險有些曾被虐待、疾病史多數有健康證明,但也可能來自不當繁殖
性格適應須花時間重建信任幼貓可培養互動,但需訓練與社會化
道德層面幫助生命延續、減少流浪若來源合法,亦能支持負責繁殖

三、如果你想「領養貓咪」,這些事要先知道

1️⃣ 準備長期照顧的心態
領養不只是救援行動,而是一份「終身承諾」。許多貓咪可能有創傷或行為問題,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環境。

2️⃣ 了解貓咪健康與疫苗紀錄
在領養前,請確認:是否已結紮、打完三合一疫苗、檢測貓愛滋/白血病。

3️⃣ 領養流程並非馬上帶回家
合法的收容單位通常會進行「家訪」與「飼主面談」,確保飼主能提供穩定環境。

4️⃣ 慢慢建立信任
對曾流浪的貓咪,不要急著互動。用輕聲、固定餵食時間與小零食建立安全感。


四、如果你選擇「購買品種貓」,務必注意這些

1️⃣ 確認合法登記的繁殖者或貓舍
依台灣農委會規定,繁殖場需具備「繁殖業者登記證」與「動物繁殖管理員」資格。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貓咪。

2️⃣ 要求健康檢查與血統證明
透明的貓舍應提供疫苗紀錄、父母健康資料與醫師健康證書。

3️⃣ 瞭解品種特性與潛在疾病
像是布偶貓怕熱、英短易肥胖、摺耳貓有關節問題——選擇前務必了解品種需求。

4️⃣ 不要被外表左右
品種貓可愛,但若你的生活方式不適合(例如長時間不在家),可能反而造成牠們焦慮。


五、領養 vs 購買,該怎麼選才對?

選擇的關鍵不在於「來源」,而在於你能否給予穩定的愛與照顧
如果你願意耐心陪伴、接受不完美的過去,那就勇敢領養;
如果你偏好特定性格、能負擔專屬需求,那就選擇合法購買。

結論:不論領養或購買,請確保自己準備好了,並選擇「負責任的方式」。